∮Ω奧米加空間∮»Klingon Empire [克林貢帝國]»論克林貢語
作者 |
主題 |
quende
初級會員

性別:女
來自:Klingon Empire , Qo'noS 行星
發表總數:11
註冊時間:2002-05-15 01:12 |
(第 1 篇) 論克林貢語
Dax 整理
[前言]
討論ST時「現實」與「想像」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科技與理論的衝突,其實反而是邁向明日的墊腳石。譬如艾西摩夫常以「科學之我」攻「科幻之我」,又以「科幻之我」提昇「科學之我」,兩者相生相剋造就出絕世奇才。
在版內討論的文章,自覺或不自覺地從各種或現實或想像的角度看問題, 筆者在討論克林貢語時便曾採取變換觀點的討論方式,在「論克林貢語之一」中, 完全將ST視為二十世紀編劇家的產物,討論「克林貢語」的製作得失。在「論克林貢語之二」中,第二段將克林貢語視為未來可能存在的事物討論,而在第三段則完全以劇中人物的角度來談了。目的不只在討論克林貢語,也在於顯示各種不同的切入點。
ST迷人之處便在其提供了種種可能性,觸發人們作各種的思考,或正或反、或曲或直、或贊成或反對,每一種說法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也都有發人省思之處,不是嗎?
[論克林貢語之一]
如果從創造外星語言的角度來看,地球人想要造出一種外星語言會遭遇到怎樣的困難呢﹣﹣
想像一個外星語言的存在是一個起點,如何去描述一個想像的語言則是困難重重。最先受限的是記錄語音的問題:作一種合理的想像﹣﹣如果外星人有著和人類不盡相同的發聲器官,那麼外星語言中或許應該有一些人類無法發聲、乃至無法覺聽的音,身為人類要如何去憑空想像這些音呢?(造克林貢語的人似乎還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再者就詞彙而言,如果要人類在既有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詞類之外再想像出不存在人類語言中的詞類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因此在目前出版的克林貢字典中,詞法與句法的部分仍然處處是地球語的影子(當然又以印歐語為主了),其中最大的想像便是將克林貢語視為OVS語序(受詞﹣動詞﹣主詞)的語言,和地球上大部分語言的SVO或SOV語序不同了。
如果能夠完成語音形式,文字的創造反而較為簡單。造一組標音文字是最簡單的選擇,形音之間的關係完全是創造者定則定矣,不必考慮規則問題。不過目前好像還沒有一套完整克林貢文字典的出版,螢幕上幾次驚鴻一瞥,彷彿有幾分模仿楔形文字的筆意,點劃之間頗見鋒芒。但不知道是純粹的標音符號,還是像楔形文一樣兼有音符和意符,如果是後者的話,這套文字造起來就有點麻煩了,不過比較起來還是整個創造工作中最簡單的部分。
[論克林貢語之二]
星聯人所接觸到的克林貢語應該是一種經過規範化的官方語言,或者極可能是一種「人」造的語言,試想一個小小的地球,便有數千種語言,一個橫跨星系的銀河帝國難道會只有一種語言嗎?反過來說,一個版圖如此遼闊的帝國,更不能沒有一種供所有星球居民互相溝通的語言,是以所謂的克林貢語應該是一種帝國共通語。這樣的帝國語會是怎麼產生的呢?一開始可能是用武力解決,以統治階層的語言為通用語言。但是一種跨星球的共通語,不能不考慮到自然的限制,如果一種語言裡的語音是大多數星球人所無法發聲,甚或無法聽覺,這種語言便喪失的它的交通功能,自然不能成為共同語了。最後受制於現實的考量,統治階層不得不考察各星球的情形制定出一套適合「大多數」星球人發聲與聽覺器官的語音系統來吧!然則語法和詞彙部分必然是以統治階層的語言為準了。
使用共同語的好處在於溝通方便,但自然也衍生不少問題,譬如各星球間風起雲湧本星文化與本星語言的保衛運動,位於邊陲的羅布姆星便因無法使用克林貢語而為羅木輪帝國所策反,轉而投效羅木輪帝國,因而引起兩帝國間一場不大不小的戰爭。反觀可里賁星因強力推行官方克林貢語,將所有資料全數轉成克林貢文,並禁止使用各種傳統可里賁語文,雖然在星球上引起一場內戰,然在克林貢軍的武力支援下,星球統治階級獲得最後勝利,可里賁傳統的語文也隨著「文化鬥士」的殞命而灰飛煙滅了。
veH Qav logh
'ejDo' ent'pray lengmey bIH
Qu' taH
nejbogh qo'mey Huj 'ej qo'mey chu'
nejbogh yIn taymoHghachpu' je chu'
jaq 'ej jaHbogh pa' jaHpu'pa' pagh
 |
發表時間:2002-05-15 01:14 |
|
所有時間均為GMT+8, 現在是2025-03-15 17:55 |
|